湖南省人大代表李柏霖
前不久,怀化会同“大山里”的“小诗人”登上“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颁奖晚会舞台,李柏霖和她的“田野诗班”的故事也传遍了神州大地。
“当选省人大代表后,身上的责任更重了。我的根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在学生的成长中,我会更加努力教好孩子们,积极学习当好一名代表,不辜负组织和人民。”曾陪伴山里娃写下1400多首诗的省人大代表李柏霖,带着她对乡村教育的思考来参会,难掩激动。
给孩子一个诗意的童年
会同县地处山区,这里有一所粟裕希望小学。学校留守儿童占学生人数的一半。学校很小,也很偏远,但这里的孩子却拥有一个充满诗意的童年。
这位“引路人”就是李柏霖。
李柏霖是粟裕希望小学一名95后语文老师,她带领山里娃写诗,温暖照亮了大山孩子们的童年。
从身边的一草一木写到自己热爱的家乡,孩子们的诗歌越写越好,笔触越来越自由,想象力越来越丰富。
“我关注的不只是孩子写诗的行为,更希望他们在读诗写诗的过程中,爱上阅读和思考,转变看待问题的角度,明辨是非坚定内心……这是更重要的。”李柏霖希望,用文学的力量,帮助孩子们丰盈内心,突破自我,看到更大的世界,“这才是真正的诗和远方。”
为乡村教育发光发热
近年来,李柏霖深切感受到乡村校园的环境越来越美丽,设备越来越齐全,乡村教师的素质也越来越高。“时代在进步,国家在发展,教育也在前行。”
作为省人大代表,李柏霖有了更深远的思考,希望为乡村教育发光发热。
现在的乡村学校在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上均有了大的改善和提升,但相比中心城市,差距还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的不足和匮乏。“比如,虽然我们有了多媒体教室,但教育信息化占有率和利用率远远不够,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还不能广泛地运用和融合到教育教学中。”
李柏霖希望孩子们有更广阔的空间和场地去做感兴趣的事情,因此,此次参会她带来了“建设高标准的乡村青少年宫和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建议,期盼乡村孩子的娱乐和精神生活更丰富。“让孩子们不仅能够踩着土地,也能在新建设的环境里写着诗、画着画、唱着歌、弹着琴。”
目前来说,农村留守学生群体仍然很大。如何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仍然是李柏霖关注的重点。“希望能为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建设更优质的湖南教育体系作出一份贡献。”
作者: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璇
视频:怀化广播电视台·怀化新闻联播栏目,原标题:《省人大代表李柏霖:让大山里的孩子用心感受生活美好》
摄影:杨抒怀
通讯员:付俊华
>>>>新闻链接·潇湘晨报
这位来自乡镇的人大代表,想给孩子们更多诗与远方
身着苗族盛装,李柏霖一路走来,身上的银饰碰撞发出泉水叮咚般的声音,清新、悦耳、直抵人心,一如她带领孩子们写的诗歌。
出生于1996年的李柏霖,任教于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粟裕希望小学。在这所偏远的乡镇学校,李柏霖带领孩子们写诗,成为教育界的一首赞歌。2022年11月,她带着7位小诗人登上了“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颁奖晚会的舞台。
现在,作为省人大代表,李柏霖在继续带领孩子们写诗之外,有了更深远的教育关注,希望为乡村教育贡献自己尽可能多的力量。
会同县地处武陵山区,是劳务输出大县。而粟裕希望小学距离县城约6公里,约一半的学生是留守儿童。1月14日晚,说起带领孩子们写诗的初衷,笑起来眉眼弯弯的李柏霖有着说不尽的故事:“这一切也是慢慢摸索出来的,我发现在带孩子们写诗的过程中,他们的作文也越写越好了,有些孩子甚至能写出长篇故事来,让我觉得非常有趣,比如有一个孩子写过一篇袜子历险记,说一只袜子情绪有波动就会变颜色,想象出这只袜子逃离主人的掌控去往袜子王国的故事……”
诗是学生成长的一个载体,李柏霖说:“我不只关注学生写诗的行为,更希望学生通过读诗和写诗,喜欢上阅读、写作与思考,这可以帮助学生转变认识世界的角度,学会明辨是非,丰盈和坚定自己的内心世界等,我相信这些才是孩子们真正的诗与远方。”
出生于农村,又任教于乡镇学校,李柏霖表示深切地感受到校园环境越来越美丽,每个班级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老师们的整体素质越来越高,学校活动也在不断丰富。她感言:“时代在进步,国家在发展,我们教育也在前行。”
李柏霖希望在继续带领孩子们写诗的同时,给孩子们更自由的空间和场地去做感兴趣的事情,比如写故事、画画、打球等等。因此,她提出建设高标准的乡村青少年宫和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建议,希望让乡村孩子的娱乐和精神生活更丰富,让孩子们不仅能够踩着土地,也能在更好的环境里写诗、画画、唱歌、弹琴等,希望“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让老师们教得更幸福,孩子们学得更快乐,建设更优质的湖南教育体系”。(潇湘晨报记者 李楠)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网站APP二维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