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刊发于《怀化人大》杂志2022年第三期【调研理论】栏目
作者:王平
会议审议是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最基本、最主要的方式,审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大常委会监督水平的高低和监督效力的强弱。如何提高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更好地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是基层人大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大课题。笔者认为,在当前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下,要进一步提高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夯实基础,提升能力素质。“打铁还需自身硬”,提高审议质量,首先要提高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素质。一是要优化人员结构。特别是在换届时,要提高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专职比例,兼顾年龄梯次结构、专业知识搭配、部门行业经历等各个方面的要求,使人员构成更加科学合理,为推进人大决策的科学化创造条件。二是要提高思想认识。要教育、引导常委会组成人员充分认识做好人大工作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履职意识,认真负责地对待常委会会议;要强化常委会组成人员民主法治观念、与时俱进观念,使其在依法履职的过程中,既能坚持实事求是、充分发扬民主,又能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从而提升会议审议质量。三是要加强学习培训。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学习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有关人大工作的业务知识,努力提高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建立健全会前学习制度,针对审议议题有计划的安排与审议内容相关的学习,促进常委会组成人员熟悉和掌握情况,提高审议水平。
二、精心组织,做好会前准备。会前的精心准备是提高常委会会议质量的重要保障。一是要科学确定议题。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的内容较多,涉及面较广,要对全年历次会议议题做好计划安排,保持平衡性,每次会议尽量把相互联系的议题安排到一起,同时确定一、二个重点议题,使每个议题都有较重份量和很强针对性,以突出会议主题,利于审深议透。二是要深入调查研究。“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在人大常委会会议召开前,要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对会议将要审议的议题进行调研,深入实际,深入基层,使组成人员切实了解和掌握实际情况,对所议之题知根知底,心里有数,发言有理有据,讲得准确、讲得到位、讲到点子上。三是要做好材料初审。在常委会会议召开之前,适时召开常委会主任(扩大)会议,认真听取相关报告和会议准备情况,并对相关材料进行初审。同时,推行审议意见卡制度,专门制作设有审议议题、审议时间、审议意见和签名等项目的审议意见卡,将审议意见卡和会议文件材料提前送到常委会组成人员手中,引导常委会组成人员认真审读材料,精心准备审议发言。
三是科学安排,精当组织审议。会议审议,集中在“审”,突出在“议”,要明确要求,科学安排,切实抓好会中的审议工作。一是要规范会议制度。要严格出席会议制度,绝不允许随意缺席,切实维护常委会会议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增强常委会组成人员依法履职的自觉性;要严格“法定人”报告制度,同时要求政府分管领导、职能部门领导列席会议,防止常委会“自审自议”现象的发生,激发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履职积极性,促进审议质量的提高。二是要注重发言引导。根据审议议题需要,选择几名重点发言人,认真做好准备,这样既可以提高会议效率和质量,防止出现“冷场”现象,又可以相互启发思路,确保提出准确、深刻的意见。在审议时,既要营造和谐宽松的审议氛围,鼓励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要注意引导发言紧扣主题、切中要害,避免评功摆好、言之无物,促使审议发言做到“准、深、透”。三是要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安排审议时间,把主要时间安排在审议上而不是听取汇报上,让会议审议深入、讨论发言充分,以防因时间安排仓促而影响审议质量。
四是突出实效,强化会后监督。常委会审议“一府一委两院”报告作出的决议、决定和提出的审议意见,重在督办,旨在落实,这是提高审议质量的关键环节。一是要精确形成意见。常委会会议结束后,要认真整理审议发言,充分吸收意见建议,形成审议意见,及时交“一府一委两院”研究处理。同时,推行审议意见清单制度,对审议意见附问题清单,确保所列问题的针对性和指向性,促进审议意见落地见效。二是要加强跟踪督办。在审议意见的办理过程中,人大相关专委会和常委会相关工作委室要加强联系、及时跟进,认真了解办理情况,加大督查监督力度,督促“一府一委两院”及相关承办部门按时办结,防止出现“重审议、轻落实”的现象。三是要审议办理情况。要求承办部门对审议意见的办理结果以书面形式向人大常委会会议报告,会议重点审查报告是否实事求是、是否符合审议意见的目标要求、是否符合规定的时限。对一些特别重要的审议意见,可以进行满意度表决。对审议意见办理不力的,必要时可依照法定程序采取刚性手段,促进审议意见的落实,推动有关部门改进和落实工作。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网站APP二维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