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关于沅陵饮水安全情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6-06-23 14:35:42点击数: 来源: 怀化人大

关于沅陵饮水安全情况的调查报告

     张在云  周亚萍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水以安为基。饮水安全是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基础保障,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基石。保障饮水安全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也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要求。沅陵县人大城环工委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发现沅陵目前饮水安全存在“四难”问题,需要采取“四加”措施来完善解决。

 

一、沅陵安全饮水存在的问题

水源安全保障难。沅陵的饮用水源系地表水,极易受到工业废水、农灌尾水等不同程度的污染,相比地下水,水质净化难。沅陵县城饮用水水源酉水上游湘西古丈县境内钒厂聚集,跨区域的环保执法和协调管理存在不小难度,水质一旦发生恶变,全城将面临无水可供的局面。加之县城龙泉山水厂被周边民宅及私营企业厂房包围,水厂防护设备落后,生产排泥不通畅,水质安全难以得到切实保障。

水质检测监控难。目前,县自来水厂自身检测能力仅有28项,远未达到常规检测指标的全覆盖。传统落后的检测设备对有机物、重金属污染等重要指标的检测无法进行。水质安全与否主要依靠县自来水公司每两小时一检测、县疾控中心每月一检测、全年委托国家资质检验机构做两次106项全指标检测的数据为依据,对水质全程动态变化的准确掌握难。

供水建设发展难。随着县城建设步伐的不断提速和  城镇用水人口的日益增多,县自来水厂已满负荷运行。夏季  供水高峰时期,鸳鸯山、鸭子尾、水厂周围、垃圾场、殡仪  馆等片区出现水压不足、供水不稳的现象。随着城南建设规  模扩大,如果城南二水厂不能在2018年建成投入使用,县  城供水将陷入瘫痪,城市发展供水保障难。

农村供水运转难。由于农村供水工程“建、管、用”脱节,维管资金欠缺,管理人员不专业,供水工程大多处于停运或半停运状态,乡镇、村()正常供水难以保障。

 

二、搞好沅陵饮水安全的建议

确保全县人民喝上放心的安全水,历来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关切,也是“惠民生”的现实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加强水源保护。饮水安全的前提是水源保护。就我县城而言,首先要消除酉水水源污染隐患。《水污染防治法》第49条规定:“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或者关闭。”根据该法规定,对在生活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已经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应由该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请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停业或者关闭。怀化沅陵、湘西古丈虽属不同市区管辖,但是同属湖南省管辖。首先要加大向省市级工作汇报力度,加强协调管理,依法依规消除酉水上游水源污染隐患。对于无证无照非法开采的矿厂坚决实行关、闭、停。对于现有合法开采的钒厂,由上级责令当地实行24小时监管,严防偷、漏、排现象发生。其次要加强龙泉山水厂保护。对影响水厂安全的周边建筑清理整治,拆除违章建筑。加强水厂防护措施,构筑防护罩、防护墙,修建水厂排泥设施等,确保源头治理落到实处。

加强水质检测。首先要对水质监控中心进行升级改造,使其达到国家相关要求。其次要建立健全水质检测制度。加强对供水水源地的监测工作,及时全面掌握水源水质的动态变化,为水源水质的准确评价、水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水源的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加快城南二水厂建设步伐。2013年,我县启动了城南二水厂建设,项目总投资7500万元,目前已完成项目报批、环评、预审、拆迁等前期工作,即将进入土建阶段。由于资金缺口3500万元,该工程建设断断续续。尽管沅陵项目建设任务繁重,资金调度困难较大,但对于这一涉及县城发展和百姓饮水安全的民生工程应放在首位,特别是资金保障上要想方设法、科学统筹,确保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力争在2018年投入使用,以有效缓解县城供水矛盾。

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巩固并发展沅陵县村镇供水管理有限公司,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首先加强县自来水公司与各乡镇及水利、移民等部门的协作,利用国债资金并购运营条件成熟的乡镇供水工程,更改不合适的供水管网,新建厂房、蓄水池和自来水净化系统,为群众供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其次激活停运或半停运的供水工程,改变农村供水工程“建、管、用”脱节现象。妥善解决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中的矛盾,再次对用水人口少、居住分散、用量低、维护成本高且处于亏损状态的90%的村镇水厂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并纳入“十三五”规划中,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全县所有乡镇供水全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