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檀木湾村庄现状调查与思考
时间:2016-06-23 09:16:25点击数: 来源: 怀化人大

檀木湾村庄现状调查与思考

    林顺坚   刘采光

 

 在会同县人大常委会的直接领导下,由农工委牵头、民侨工委、教工委配合,选定全国传统村落之一的若水镇檀木村檀木湾村庄为调研对象,于2016222日至29日深入村庄80%以上的农户家里,与党员、群众、村干部直接接触,了解他们的所想、所见、所闻及真实愿望,既调查基本情况,又调查典型事例,然后实施客观综合分析,得出调查结果及调查结论。

调查结果

基本情况。檀木湾村庄涵盖8个村民小组,158户,64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10人。座落在若水镇北部,一条清澈见底的巫水围着村庄绕了四分之一个圈。背山朝水的古老村庄建有砖混、木质各类房屋150栋。该村庄农民拥有稻田547亩,山地8850亩,大小木船17只。檀木村95%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檀木湾村庄。村级组织活动中心设在该村庄,村支“两委”共有5名班子成员。是一个环境优美、结构合理、具有较大发展前景的“全国传统村落”。

经济社会发展良好、村民生活水平较高。村集体依靠山林承包、店面出租等方式,每年约有20000元左右的收入;村民人均收入7100多元,略低于全县平均水平。从入村渡头到村庄各家各户的道路均实施混凝土硬化,大约1500多米长,大大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全村入学儿童人数较少,三年级以下的小学生可在村庄就地读书。村医务室设在村庄中央位置,村民们能基本做到小病不出村。绝大多数家庭过上了宽裕生活。整个村庄近几年修建的砖混结构的房屋和装饰得比较好的木结构房屋占了七成以上,特别是近几年新建的砖混结构房屋看起来就象小别墅一样。95%以上的家庭普遍用上了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电饭锅等家用电器,部分家庭用上了电脑。村民的健康娱乐活动日益丰富,春节期间举行了广场舞、儿童舞、乒乓球、象棋、舞狮子、舞龙灯等项目的比赛,参加人数达120多人。

村容村貌美丽舒畅。我们进入村庄调研的第一感觉,就是文明卫生搞得好,道路、场坪干净平坦,且定点摆放了垃圾桶,污水沟里几乎没有废渣废物,村民的屋前屋后干净有序,没有乱堆乱放的现象。村边舒展着一棵号称“亚洲第一樟”的千年古樟,显得古老、泰然和对村民的护卫,正是这一棵千年古樟,使得檀木村被顺利评上了“全国传统村落”。村落西边的巫水河畔转弯处生长着一片即将开花的高产油菜,每年的花期,这里的景色已成为摄影师手下的头等镜头和周围很多旅游景点的名牌画,格外抢手。。

基层组织战斗力强。村、支“两委”班子共5个成员,团结一致,互相配合支持,共同承担起檀木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稳定、保护资源环境、服务群众生产生活的大任。一是着实描画全村的发展蓝图。根据村庄的地理特点和环境优势,确定以生态旅游为重点,促进全村各项事业的发展,现正在全力打造“全国美丽宜居村”。二是认真落实上级政策、严格执行国家法律、竭力维护村庄稳定。国家的低保政策、民族政策、“五保”政策、计划生育国策在檀木村都落实得相当好。村里的矛盾纠纷不多,既使有少量的山林纠纷和其它民事纠纷,也都被村、支“两委”调处在萌芽状态。三是树立正气、营造和谐氛围。对本村考上大专、二本、一本、研究生的人实行物质奖励,每逢老年节看望慰问60岁以上的老人,这些好的作法已坚持20多年了。今年正月初三,支委会、村委会全体班子成员给军属拜年。在支委会、村委会班子成员的带领下,很多村民都主动为生活困难的老人砍柴、做饭并长期坚持。村庄的公共卫生都是村民主动义务打扫的。上述种种做法,构建了檀木湾村庄可贵的、具有社会主义新农村价值取向的高尚民风。

 

 

制约发展的屏障。经走访调查和综合分析,我们认为目前制约乡村持续稳定发展的因素主要是五个方面。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老化。绝大部分水利设施失修,起不到灌溉作用,致使农业“靠天吃饭”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二是村民种田积极性不高。种田所创造的经济收入远不如外出打工、办厂、经商,这是弃田、慌田的主要原因。三是村庄建设无规划。如檀木湾村庄同周边邻村大约5000人去若水镇办事,都必须采用渡船或木船过河,没有桥梁,严重影响了几千村民的生产生活,更谈不上如何发展了。河边防洪堤每到汛期就出现较大安全隐患。排水排污设施比较原始。这是造成交通和基础设施落后的重要原因。四是乡镇所在地的服务功能或保障措施不全。如金融事项、生产经营许可、营业执照、农村医保转院结算、户籍事项等等都不能在乡镇办理或办理终结,严重影响了广大村民的创业创新积极性。五是劳动技能培训力度过小。全村649人,主体劳动力362人,而接受有关部门技能培训的人员只有5人,目前“打工型致富”人员占绝大多数,而“创业型致富”人员严重短缺。

二、调查结论

根据檀木湾村庄所处的地理环境优势及前段发展基础,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加强规划,尽快掀起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潮。尽快规划、设计、修建檀木湾大桥和沿河防洪堤,规划村庄建设蓝图,修建休闲观光场地,优化改造水利设施和村庄的排水排污设施,对加速对河5000人与若水镇所在地的各种交往、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开发檀木湾旅游景点、装扮“全国传统村落”、打造“全国美丽宜居村”、形成黔城---洪江---檀木湾---高椅旅游一条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檀木湾全体村民期盼最强烈的一件事。

进一步调动村民种田和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一是采取各种措施稳定提高农产品销售价格,完善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承包方式。二是完善乡镇所在地的服务功能和保障措施。按照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的要求,能在乡镇直接办理终结服务事项的身份证、劳动就业、邮政等主管部门,要继续巩固以往的成果,讲究长期实效;还不能在乡镇直接办理终结的服务事项如户口事项、金融事项、生产经营许可、安全许可、营业执照、农村医保转院结算手续、税务、林业以及其它涉农部门的管理,都要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要求,减少环节,减少审批,精简高效,尽快将权力下放到乡镇办事机构,方便群众,让群众满意。

采取非常措施,加大对村民的技能培训力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村民劳动技能的培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多培训种植、养殖、加工、维修、电商、信息等实用技能,防止走过场;要大面积培训农村主体劳动力,不要搞什么名额分配;要极大限度地培养创业创新型人才。

要正确引导健康文明的文化娱乐活动。文化部门要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比较集中的村落要逐步建立文化娱乐场地,要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要丰富文化传播方式,要多传递村民喜闻乐见的节目,要将文化节目与旅游开发融为一体。

关爱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仍然是摆在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社会各界都要为留守老人的呵护和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出主意想办法,单靠政府是不行的,可以考虑组建社会公益机构,但只能一边摸索一边实践。长远的办法,还是要开发本地、创业本地,使外出的劳动力逐步返回家乡创业,最终让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