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莲禅梦
一莲禅梦
来源: 2015-12-10 11:51:19
一莲禅梦
──记怀化市第四届人大代表、新晃侗族自治县燕来寺住持释演道的传奇人生
◎煌煜
俗家爱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陈老爷,恭喜您当公公了!是个小孙女呢。”满脸笑意的接生婆将小婴儿抱出来,陈兴桥跨步上前伸手来接,欢喜激动地抚摸着小孙女粉嫩娇小的面容,又是笑又是乐。
突然眼里闪过河塘里盛开的朵朵莲花,他随口念起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顿时心头一亮,如果有个莲花般内外清秀、香远益清的孙女,岂不是大家的福气?于是爷爷笑着开口:咱小孙女有名字了——爱莲!
爱莲从小活波开朗,嬉笑打闹,经常和男孩子玩,倒少了分女孩的文静矜持。爷爷常感叹:“我这个孙女只怕是投错了身,应投个男儿身就好了!”
与佛结缘
1994年7月,陈爱莲高中毕业。
10月,她去江苏苏州姑姑家探亲。一次闲逛苏杭美景间,她信步走过一个院落,一眼望去好生肃静清雅,抬头端见“灵岩山寺”四个大字。
莫名的好奇,她缓步进了寺院。
放眼处,雄奇瑰丽的建筑,意韵非凡的佛像,清音滴脆的木鱼,悠长意远的唱诵,黄衫逸尘的僧人……一切似久别重逢、又如春风拂柳般令她喜如泉涌。
这绿树环抱,庄严幽静的寺院,宛如一座心房。夕阳西下,爱莲的脚步迟迟不肯离开。
二十年喜乐欢笑总是雾,料此刻明月清辉满心田。
剃度出家
当月一回老家,爱莲提脚便爬上方家屯乡一个半山腰,走进一所破旧不堪的烂木房子,当时新晃唯一的一所寺院——龙溪寺。
久久跪在佛像前面,如游子对着家门,她浑然忘我、双手合十,虔诚道:“师父,我要出家!”
一位年过半百的老者,著着僧服长褂,安坐殿堂一侧,双眼微睁,慢道:为何出家?
“我爱寺院,爱穿僧服长褂。”
“仅此而已?”
“是的。”爱莲随问观心,已无余念。
老者点头,微笑:“贫僧是本寺唯一僧人,法名释常辅,为师为你剃度!”
雪光发亮的刀光下,满头乌黑的秀发徐徐飘落。
转瞬,法名释演道,字号真定的年轻女尼静逸山间木寺,朦胧晨雾间,与龙溪寺共成一幅飘在朝霞彩云上的剪影。
爱莲出家的消息传到了家人耳里,如同晴天霹雳,把龙溪寺闹得电闪雷鸣。
奶奶、父亲、母亲、妹妹、弟弟和亲戚、邻居,同学纷纷而至,哭着闹着、猛拉强踹将她带回了家。
被关在房间里的一天一夜,爱莲听到了奶奶的哭泣、父母的责骂、邻居的苦劝、弟妹的央求、同学的安慰……声声入耳,每一声都像一把尖刀割裂着她心头挚爱的梦。
滚烫的泪珠如雨而下。家人二十年的养育之恩热在中肠,传心灯续慧命的宏愿已飞翼在天。世上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亲?
第二天一早,父亲走进房间,听女儿最后的选择。
女儿目光如水,静如青莲:“我已落发为僧,何谈选择与退路?红尘往事,过滤云烟,悠悠岁月,古佛青灯!”
父亲冲门而出,飞快又锁上门,随即“啪”的一声,瓶子砸地……“孩他爹,你这是干什么,这不是要了全家的命吗?”母亲惊恐大叫,放声大哭。是农药,是农药,啊?父亲喝农药了!
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放肆地滚落脸颊,爱莲千头万绪、心痛万分。
“不要闹了,把门打开!”爷爷的声音刚落,房间的门就推开了。
老泪纵横的爷爷站在门口,对着一大家子,语重心长:“爱莲出生时,第一眼看到她,我就惊了一下,那眼神、相貌太像我的姑婆了。”
“姑婆当年也正是这个年龄狠下决心出家,家人劝说无用,最后,家里在山头自建了一座太平庵,让她静心修行。她,也许是来续姑婆的愿,强求无用。”
一段红尘因缘,如叶轻轻飘落。
求学之路
四年的岁月,在龙溪寺青灯古佛下飘然而逝。
看遍了寺院所藏的全部经书,演道仍感学有所缺、悟有未至,很想有机会出去学习深造。机遇不负有心人,一天,她收到了县民宗局去江西尼众佛学院学习的通知。
1998年7月, 24岁的她踏上了前往江西尼众佛学院的求学之路。
入学考试顺利通过后,演道开始了三年的深入经藏、苦心参学。无论白天还是夜晚,伴随着日月星光、聆听着山风林薮,在《经》、《律》、《论》三藏经典里、在视听触思的万籁间,演道心寻着宇宙人生的慧光。
由于一心致学,心性渐纯,佛学院院长印空长老、教务长顿成法师慧眼识珠,鼓励她一边攻读,一边外出讲课。一学期后,演道每个周末都到抚州市金山寺讲堂,讲经传道。
三年后,学业完成。
2001年7月,毕业时,学院留演道任教。
演道跪在师父前,含泪道:“师父们三年教化,弟子深蒙慈恩,无以为报。但弟子家乡佛学起点几乎为零,弟子苦学就是为了将此身心奉献给众生、奉献给家乡,唯此才能略微报答三宝慈恩。弟子发宏愿,回乡后创建弘扬正法的道场。愿师父们成全!”
印空长老听完,与顿成法师目光对视,双手合十,赞叹道:演道有如此宏愿,善哉,善哉!
茅棚修行
再次回乡,正如好风伴明月,直到夜郎。
演道满怀激情地回到了新晃,龙溪寺。见到徒弟回来,师父常辅法师高兴不已。但是,在与师徒交流探讨中,特别是讲到从佛学院学来的正宗佛法时,师父态度鲜明,骨子里不愿接受正宗的佛学理论。
2002年3月初九,演道被赶出了龙溪寺。
出门前,她看了看大殿,尘封土积,蛛网纵横,佛像残缺,壁画斑驳……她拭去眼角的泪花,转身抬头,蓝天白云,一望无垠。
听说演道师父被驱出龙溪寺,大批佛教信徒纷纷伸出了援手。在大湾罗乡新坪村螺丝坡山脚,信徒们找了间荒废的茅草房。
居士马秀珍和熊秀珍各出了1000元,加上其他居士的零星募捐,将茅草屋翻修一新。房顶漏雨,居士们从屋内撑起茅草,演道法师爬上房顶细细铺盖。屋内十几个平方,三张床,基本可以住人、吃斋饭、念经文。
四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圣诞,也是浴佛节。演道法师在茅草屋窗口上摆了个观音像,信众来了好几百人,齐整整站在田坎上朝拜。活动结束,法
平日里,法师住茅房,诵经说法多在田坎上。
听到田坎上悠远绵长的诵经声,乡亲们有感敬重亲切的,有心疼关问的:“这么苦的条件怎么过?”“只要内心快乐,活得就幸福。”演道法师回以干净的笑容。
法师话语利落透净,三言两语总能说得人烦恼顿消、智慧明了,欢快的笑声又传递着人生本来的生机。无论是种地的老汉、在家的阿婆、带儿的媳妇还是在职的青年,都欢喜向法师请解疑惑。
“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也都是在大树下、恒河边,我在田坎上弘法更自在,感觉回到了佛陀时代。”演道师回忆说,简单弘法,自在快乐。
渐渐的,信徒居士、老少村民来向演道法师学习请教的越来越多。她矢志不渝、苦学清修、答疑解惑的精神事迹传到了新晃县委政府,感动了县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
终于,新坪村将螺狮坡山顶捐赠了三亩地,提供演道法师修建寺院。
玄鸟凌空
2002年3月15日,演道法师登上螺狮坡山顶选址。
山顶一站,三面青翠、舞水蜿蜒、风光秀丽,又可眺望全城美景,更兼左右两山长龙夹护,将螺蛳坡围佑如双龙戏珠。
众说纷纭时,演道法师山前焚香,洒净敬拜,奇妙的一景出现了:不知从哪儿飞来数百只春燕,在洒净处的上空盘旋,时而排成一个横卧的“8” 字,时而又组成吉祥喜旋的“0”字,时而又上下分飞,组成一朵鲜活的莲花。
燃香洒净完毕,燕群绕空三圈,速去不见。众人齐声赞叹:奇,奇,太神奇了!还是农历二月,咋暖还寒,春阳未启,螺蛳坡离村寨相隔甚远,哪里来的玄鸟凌空呢?
后来,有人结合当时奇观,有感而发,赋诗一首——
三番勘察始焚香,群燕凌空绕地翔。寺建名山弘佛法,垂慈梓里兆繁昌。
青龙入帷
2003年11月,修建寺院的浩大工程开工了。
各
在四面八方力量的融合下,寺院钟楼落成了。钟楼占地面积大约三百余平方,共三层,包含客堂、伽蓝殿、念佛堂、寮房、库房和钟楼,可以举行简单的宗教仪式。
钟楼落成庆典当天,秋高气爽,红日当空。
庆典会场上国旗高升,宝幢庄严,四众弟子及观看群众纷纷而至。上午十点零八分,刚刚奏完国歌,众人听得一声惊呼——蛇!一时,人群轰动起来,有的朝脚下看,有的扫视四周,均未见,上下左右人群围成一道墙,即使有蛇也不敢来。
“蛇在主席台上!”寻声一看,真不知从何处来了一条青蛇,赫然爬到了主席台前排的正中心。主席台是临时用办公桌拼接的,上面还盖着被单。有人喊打,多数人要求放生,人们各持己义时,青蛇一溜烟又走了,再无一人见到。
在场者无不噫嘘,难解个中之谜。后有人写诗道:
奠基庆典人群里,忽报青龙入翠帷。瑞气难逢今再现,螺蛳坡上树丰碑。
蜢仙听经
在县委县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燕来寺的面积扩展到了40多亩。2005年开始,寺院新建最主要、最中心的殿堂——大雄宝殿。
2006年初夏,浙商储吉旺因县里招商引资来到了新晃。他是一名虔诚的佛教信徒,无论到哪里都要拜访寺院、敬香祈福。那天,他一人来到燕来寺,看到大雄宝殿正在建设,很多当地村民自发当义工前来出力,颇感好奇。随后,在与演道法师的交谈中,他深深被其艰苦建寺、弘法利生的精神感动,随即出资10万元随喜大雄宝殿的建设。“如果有困难,随时联系我。”临别时,他向法师说道。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2006年10月,大雄宝殿正式竣工,总投入120余万元。11月,寺院举办大殿落成庆典。
庆典当天,湘,黔,川边界佛教协会的比丘和比丘尼闻讯,远道而至。有道教,基督教和主事、代表也恭贺而来。四面八方人头攒动,锣鼓声、鞭炮声、佛乐声此起彼伏,吉祥喜庆、热闹非凡。
庆典燃香毕,湘西自治州佛教协会会长芳慧法师刚穿上袈裟,一只金黄大蜢突然飞到他左肩上。法师无动,闭目合掌,领诵经文,众居士随声合唱,大蜢纹丝未动、似来参会。直到法师唱诵完毕,大蜢才悄然飞去。此又是一番奇迹,令人猜测议论不已。后来,有人写诗感叹道:
秋高气爽蜢来仪,踞绱听经醉似痴。亦解人间慈善事,寺迁宝地出三奇。
金蟾拱井
2006年末,燕来寺的三期工程,寮房、斋堂和四合院开始新建。同时,寺院的道路、围墙、护栏和台阶等附属设施也在同步建设中。
当四合院建到后期,即将封顶盖瓦时,资金极为紧张,工程无法继续,眼看着大雪将至,若不能及时复工,前期工程就会毁如一旦。情急无措时,演道法师想到了那位浙商储吉旺。她拿起电话,拨通了号码,对方先问:“是燕来寺的演道师父啊,您好!师父,现在寺院建设得怎样呢?要不要帮助?”演道法师如实讲述了寺院工程进度和目前棘手的困难。他一听,立即表态:“您放心,我立马安排,再捐助10万元。”
2007年,燕来寺三期工程圆满竣工,总投入110余万元;附属工程基本完工,总投入180余万元。如此,一定规模的讲经说法、佛学讲座和举办培训班等活动寺院都能容纳得下。
三期工程竣工后,要新挖一口水井。在后山寻找挖井的位置时,人们突然看到一处,四只金蟾(干青蛙)围成四角、相对而坐。于是有人建议:要挖就挖这里。说挖就挖,当取岩挑土到中点时,忽一股清泉直冒,离地三米多高,人们欢喜饮之,沁入心扉。当年久旱无雨,半坡上何来清泉?地底出水并无稀奇,可方圆石山四百平方米,除此再无他处有水。于是,后来有人作了一首诗——
天教沉睡始何年,地设坑装似月园。独一无双神莫测,今朝建寺巧逢缘。
济世扶贫
十方来十方去。燕来寺得力于从县到村各方善缘筹建而成,这股善缘也如甘甜的清泉流向远方。
建寺十年来,在住持演道法师的倡导下,燕来寺一直把行善和助人作为寺院行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慈善助学、敬老助残、大灾救助、收养孤儿和弃婴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得到县委县政府的一致认可,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在慈善助学方面,演道法师经常带着义工们,不畏烈日炎炎、不惧寒冬腊月,跑遍了全县每个乡镇,核实贫困学生的真实情况,给他们送去学习用品和物资。法师脚踏布履、不辞劳苦、长途短途,义工们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法师轻言安慰:“燕来寺有今天的规模和名声,都是众生的供养。我现在为贫困孩子尽绵薄之力,不足为奇。佛陀教导我们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们作为佛弟子,要践行佛陀的慈悲济世精神。”核实情况后,先后资助新晃县贫困学生216人次,捐助助学金50余万元,为一完小配置了4万元的多媒体,为大湾罗小学增添了3万元的新讲台,累计引进助学资金21万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法师虽是出家人,但出的是自我的小家,入的是社会人生、慈悲智慧的大家。每逢中秋春节,法师都会带人到各乡镇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退役伤残军人,送去崭新的衣服和鞋子,米、油和月饼等等,每年累计资助达10余万元。老人们的新衣鞋都是法师为其量身细心定做,他们穿着个个都很合身,这份温暖是那么的真切细腻。
听人说起有两个叫杨玉全、蒲庆告的孤儿无亲无靠、中途缀学,演道法师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他们,接他们住进燕来寺,并送他们继续上学,现在一个上小学五年级,一个上初二。孩子们都称呼演道法师为阿姨!一提起这位演道阿姨,他们感动的泪水如雨而下。
前三年,燕来寺还先后收养了两名弃婴。收养时婴儿还没有满月,现在两个小女孩已蹦蹦跳跳上幼儿园了,她们一个称呼演道法师“妈妈”,另一个称呼文一法师“妈妈”。来寺院的人们,看到她们这份母子情缘都赞叹不已,演道法师则欢喜道:“我们居然‘做妈妈’了,这就是缘分。既然是缘分,那我们一定会惜缘,让她们在‘母爱’的温暖中健康成长。”
前几年,外县靖州火灾,燕来寺联系晚安家居为59户灾民捐赠了累计76万余元的床、床垫和床上用品。汶川和雅安地震时,燕来寺的建寺资金正非常紧张,但演道法师毅然捐助了3万元。法师常说:自己虽是一个出家人,但首先是一个公民,国家兴衰,人民疾苦,不管大小,都有一份责任,都要出一份心力!
禅悦生活
法师悦茶,禅茶一味。
平日,燕来寺都有地方领导、职场精英、商业人士、青年才俊、虔诚信徒或是普通百姓前来参观游览,礼佛参拜,之后,法师待之以茶。
各色茶味、清水煮茗间,法师因机开示、随顺启迪。有人机心重重、有人家庭纠葛、有人竞争失败、有人愁困情感、有人被骗受伤、有人顽心求解……法师常道以放下,引导人们活在当下,又以茶的生长、采摘、制作、泡煮等喻示奉献和收获的道理,于是有人智慧顿开、有人烦恼渐忘、有人心欢喜乐。
“佛法就是叫人回归自己的真如本性,也就是内心真正的宁静。我们只有慢慢认识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才能认识客观生活的环境,从而因上努力、果上随缘,这样才能减少烦恼、自在喜乐。”法师随缘行善,积极组织社会公益活动的同时,更不忘引领众人用智慧的甘露去浇灌自己的幸福人生。
尤其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竞争压力渐增,搭建一个活动平台,以正法启迪智慧、觉悟人生、净化心灵、和谐自他,是一个正法寺院应尽的义务。
于是,2012年初,寺院综合楼开始新建。综合楼包括:讲堂,寮房,地藏殿,办公室,图书室,法务流通处。占地面积336平方米,上下五层,共投入资金320余万。
原新坪村村长余绪兴,现在已是新坪村村委书记,在综合楼新建过程中,他身体力行,为项目的顺利推进默默地奉献。还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朋友,主动找到演道法师,前后资助了30余万元。
2013年综合楼全部竣工,这意味着燕来寺将要创办的“禅悦生活”体验营有了理想的场地。
“禅悦生活” 体验营是演道法师倡导的免费公益体验营活动,每月一期,每期三天。活动以“启迪智慧,觉悟人生;净化心灵,和谐自他”为主题,让更多的现代人能体验到比较系统的正法生活,找到人生快乐喜悦的方向。
活动一推出,得到了当地、市里省内乃至全国各地的信众支持和喜爱。他们通过网络报名,有的不远千里前来一求正法的妙用。从去年夏天第一期开班至今,“禅悦生活” 体验营已经举办了十五期了。上百成千名营员通过学习佛门基本仪轨、禅修、传灯、解疑释惑等,放下了烦恼、洗涤了心灵、领悟了人生智慧。数期活动的举办,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积极的反响。继而,燕来寺又组建起慈善协会和环保协会,将善法和慈爱实践并传播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从田间地头到独立寺院,从小小茅屋到庄严楼宇,从一人诵经到百人闻法,从燃香礼佛到开启智慧,演道法师一路走来,如莲风阵阵,香远益清。
“正法不是疏离尘世,而是让自己在尘世中变得更加朴质。人生这本书,其实就是掩藏在平淡的事物之中。”法师常教导身边的人要返璞归真,随缘而安,不负重心灵,不伪装精神,让脚步轻盈,让快乐常在。
有人问起法师将来的计划,法师平静回答:普度众生、授道解惑。
如何普度众生?放下、智慧、当下、生活。
从要出家那一念起,从陈爱莲到释演道,那份法喜空灵、那份奉心尘刹,那份聚善向道已在众生心中化演了一朵不染白莲,不论过去、现在或将来。
众人拈花,喜悦自满。
华枝皆春,天心月圆。
为民代言
当选市人大代表以来,在普度众生的同时,演道法师积极为民代言,在出席市人代会期间积极发言,撰写建议案,为民众的利益鼓与呼。演道法师认为,普度众生与为民是一致的,普渡是为了让人们获得身心的解脱,而代言则是为了人民说话办事,前者是佛祖的慈悲,后者则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目的都是为了众生。
个人简介
释演道:女,汉族。法名:演道;字号:真定;俗名:陈爱莲。籍贯,湖南新晃,2010年接法于“佛学泰斗”本焕长老座下,临济正宗第四十七代传人之一,新晃燕来寺创始人,现任住持。
1994年7月 毕业于新晃二中(高中);
1994年10月—1998年6月 在新晃龙溪寺修行佛法;
1998年7月—2001年7月 在江西众尼佛学院学习深造,主修《经》、《律》、《论》三藏经典等。深造期间,佛学院院长印空长老,教务长顿成法师慧眼识珠,让其边读书边讲课,一学期后,每个周末到抚州市金山寺讲堂讲经说法;
2001年7月—2002年3月 毕业后,回到新晃龙溪寺修行弘扬正法;
2002年3月 发宏愿创建弘扬正法的道场,离开龙溪寺,在大湾罗乡新坪村螺丝坡搭茅草屋修行;
2003年—2012年 创建燕来寺,先后建成钟楼,大雄宝殿,斋堂,念佛堂,伽蓝殿,地藏殿,四合院,综合楼,寺院附属设施基本成形,累计资金1200余万元。
第十一、十二、十三届新晃侗族自治县政协常委,第三、四、五届新晃侗族自治县佛教协会会长,第二、三、四届怀化市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第一、二届怀化市佛教普济会副会长,第四、五、六届湖南省佛教协会理事,2012年当选第四届怀化市人大代表。
- 上一篇:“十大怀化文化产业杰出人物”
- 下一篇:视员工为兄弟姐妹